國內(nèi)器材發(fā)燒友比較“以偏概全”,比如自己裝了臺300B單端,高頻比麥景圖275幼細,就覺得自己打敗了麥景圖。還有人覺得麥景圖275并不好,沒有“膽味”。
發(fā)燒不是以高保真的還原為唯一方針。由于再好的音響效果都比不上一把真實的吉他??茖W技術發(fā)展還無法改變唱片是“罐頭里的聲音”,僅僅現(xiàn)在的罐頭更大了一些罷了。
這樣的問題同樣體現(xiàn)在音箱的挑選上。能重放流行音樂的體現(xiàn)全面的監(jiān)聽箱并不那么受歡迎,更多人挑選的是經(jīng)過刻意柔化處理的貴族,雨后初晴等英國聲音箱,這樣的箱中高音小聲聽很順滑,中高音一大聲就有怪聲了。所以聽小提琴很好,人聲放低音多的蔡琴也行,放中高音多些的鄧麗君其實就有些差強人意了,放中高音更多的流行音樂就更是力有不逮。
但是發(fā)燒友的人群構成便是這樣,有人就喜愛聽口水聲,有人就喜愛聽小提琴。小箱聽松香味,大箱聽“力水”聽牛筋味,其它的他不愛聽。說白了還是一個問題:聽音效的人多,聽音樂的人少。
做唱片行業(yè)的早就看理解了這點,所以有很多專門的“口水碟”供這部分人打著聽音樂的幌子聽音效。就音響的重放風格來說,有很多種。音色有溫暖和冷艷的,也有聽起來速度快和速度慢的。
愛聽什么音樂本來是各花入各眼的事情,一些聽“力水”“牛筋味”“松香味”的發(fā)燒友也會搞不清《天鵝湖》的作者是誰,更不要說聽意大利文的歌劇了。他聽不理解,但不能說這樣的發(fā)燒友就不典雅。文明自身就具有多樣性,愛聽什么都好,喜愛就好。
“前級作聲,后級出力?!边@個說法是錯的。
很簡略,咱們用音源經(jīng)過電位器直接接不同的功放,在沒有前級的時候也會聽到不同音色的聲響,可見后級也是有聲染色的。
或用同一音源+前級接不同的后級功放,也會得到不同的音色,再次證實后級也是有聲染色的。
“發(fā)燒器材要簡略,多只香爐多只鬼”這個說法是錯的。
實踐證明,前后級分體的功放機作聲比音源經(jīng)過電位器衰減直接給后級功放聲響更好。一個前級功放幾十上百個零件,這就多了幾十上百只“鬼”,但是結果是聲響更好聽了。
“HIFI就是高保真的意思,所以系統(tǒng)的失真要盡量的小?!边@個說法是錯的。
音樂信號在傳輸中,一旦發(fā)生了失真(聲染色)就不可能再復原了,而再好的功放都會發(fā)生失真(聲染色)。仍是上面的比如,要失真最小最好是音源經(jīng)過電位器衰減直接給后級功放,可是這樣聲響并不好聽,最少大多數(shù)情況下是這樣,所以咱們看見大部分好聲的音響系統(tǒng)仍是運用分體前后級功放。
“貴價的線材和腳釘聲音會更好”這個說法是錯的。
換線材有用,換保險管有用,換腳釘也有有用,聲音會有可能能聽出來的變化,只是聲音變了,是不是變的更好了呢,還是變的更差呢?這就是調(diào)試問題了。
“功放、喇叭失真越小聲音越好聽”這個說法是錯的。
膽機的失真基本都比晶體管機和集成電路功放大,但是一般認為在一兩萬以下的價位膽機聲音比晶體管機器好。
有些音箱聲稱失真很低,但是聲音是不是最好呢?相信大家自己心里有數(shù)。還是不要糾結于參數(shù)了,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才是正經(jīng)。